一、历史悠久的专业背景

 “电气”名称起源于科学发展过程中对电的认识以及翻译(西方电流体理论Electric Fluid)有关,体现了中国文化对该学科的知识认知与哲学认知。电者无形,气者亦无形,电气合称,无形却有踪迹可查,非电器之具象,取神力之抽象,是为电气。

   同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隶属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2011年被教育部列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获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05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批“能源动力”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学科,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电能的转换、利用和研究三方面,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

二、与时俱进的专业培养目标

同济大学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备“通专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 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和人文素养;具有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方法在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系统运行和控制、试验分析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工作。

本专业本科生毕业后5年左右逐渐成长为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或项目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可细分为以下5个方面:

1)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守执业道德规范;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3)具备新型电力系统、智能交通、绿色低碳建筑及交叉领域推动创新、开展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应用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力,能够担任技术/管理上的领导角色,组织实施和管理电气工程及关联领域的项目;

5)具有继续深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持续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独具匠心的专业特色

本专业坚持学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并重,以“电气工程+地面交通”为特色,旨在培养基础扎实、学术素养良好、视野开阔、具备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多年来始终保持着高达100%的就业率。

本专业在科学研究方面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重在新能源技术(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电气化交通系统(如电动汽车、高铁牵引等)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互联网+电气工程”将优化新能源体系,重塑整个电力行业,使得本专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广泛的就业机会。近五年,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0余项,科研经费6000余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5本,授权发明专利25项。在新能源利用与高密度功率变换,新能源汽车能量变换与能量储存,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与保护控制以及新型轨道交通方向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形成了优势学术方向。

智能电网与智能家居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控制、仿真系统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电气传动、DC/DC变换与储能技术


四、创新驱动的学生培养模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六年,总学分161.5,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中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类课程学分40,占比25%。教学地点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和四平路校区。本专业课程体系由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及专业相关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四大部分组成。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1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占总数84.8%,且所有教师的硕士或博士学位都与电气工程学科相关, 55岁以下的教师占85%

本专业与法国巴黎高科、图卢兹三大,、德国亚琛工大、慕尼黑工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都灵理工大学,韩国明知大学、忠北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有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学分互认、双学位、暑期学校、毕设合作项目,强化本科生国际视野。近年来每年奔赴国外高校进行访学等国际交流的学生比例达15%左右。

本专业积极拓展本科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二十余个;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创新大赛和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申报,多次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邀请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多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五、紧随前沿的就业方向

  本专业每年约有25%左右毕业生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并和国外多所高校建立密切的学生交流合作关系,近几年继续深造读研和出国比例高达55%左右。

  毕业生主要去向为:

  (1)设计研究院(电力设计研究院,核电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城规设计研究院等);

  (2)国家电网(电力局,电力公司,电力研究院,电厂等);

  (3)电气及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西门子, ABB, 施耐德电气,通用电气、上海电气集团,华为等);

  (4)新能源汽车与轨道交通(大众汽车、通用汽车、上汽等各类汽车制造公司,地铁公司,中车集团下属企业和科研院所等);

  (5)智能电网与互联网+(华为,施耐德,百度,腾讯等);

  (6)其他(金融,学校,研究所,政府部门,楼宇自动化设备制造公司等)。